首頁 保健專欄 疾病認知專欄 五十肩與痛風不同

五十肩與痛風不同

 

就關節的活動不順及疼痛度而言 , 五十肩與痛風有些類似 , 因此 , 有的五十肩患者以為自己罹患痛風 , 事實上兩者略有差別 , 在防治方法上也不一樣。


中年婦女最易五十肩

五十肩是以肩部疼痛、肩關節活動受限為主要臨床特徵的肩部常見疾病。臨床針灸門診中 , 五十一肩病人的求診率較所有疾病比率為高 , 可見在現今社會中不可忽視。

就目前來看 , 五十肩發生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, 可能與肩關節功能活動減少 , 以及肩部組織過度使用、長期磨損 , 因而產生發炎、疼痛或發生病變有關。病情發展到最後 , 也可能頸椎病變鈣化或纖維化而粘黏, 致使肩部屈伸不能自如 , 甚至有退化性關節變化。

多見於四十歲以上女性

「五 十肩」屬於中醫的「癖症」範圍 , 其內因是四十歲以上的人由於體質虛弱、氣血不足 , 血液循環異常 , 又常受外因之風、寒、濕三邪所襲 , 致使經絡受阻 , 氣血不暢、不通而痛。本症好發於中老年女性 ( 四十歲以上 ), 尤其更年期後婦女最多 , 且左肩多於右肩。其主要症狀為:

1.肩部鈍痛 , 或如刀割般疼痛 , 日輕夜重 , 甚至痛醒。
2.無一意碰撞愚者 , 則劇痛難忍 , 其痛也可能向前臂或手部放射 , 痛症常因活動而加重。
3.開始自覺提物無力 , 肩關節活動受限 , 症狀會逐漸加重 , 至不能梳頭、摸頭後和背部, 甚至穿衣服也困難。
4.肩關節的活動受限 , 但以外展及外旋為最嚴重。
5.末期三角肌出現萎縮。

治療時應將非五十肩症排除 , 如骨折、骨裂、肩脫臼 , 或癌轉移等必須另行治療。


西醫以止痛藥、復健為主

西醫治療五十肩主要是以復健為主 , 至於疼痛則以熱敷、注射或口服止痛劑緩解 , 其治則為:

1.肩部注射或口服止痛劑。
2.熱敷、或手術解除沾黏或肩宰成形術 o

3.復健運動:

﹒鐘擺運動:前後、左右 , 順或逆時鐘下垂擺動。

﹒爬牆運動:手指向上爬動 , 至不適時緩慢蹲下。

﹒摸耳運動:抬患側手臂 , 向後繞過頭部 , 摸向對側耳朵。

﹒擦背運動:患肢在下 , 健肢在肩上分別抓住毛巾兩端 , 以健肢抬患肢。

中醫辨症施藥加理筋、針灸

中藥治療則依據病人之病情分證施治 , 可分為中藥及理筋方法:


中藥療法:

1.偏於風寒型:其特徵為肩痛甚 , 畏風寒 , 肩背得溫則痛滅 , 遇寒則加劇 , 屈伸不能自如 , 可用「獨癖湯」疏風一祇寒。如風甚加防風 ; 寒甚加炮附子 , 放果一良好。

2.偏於風濕型:特徵為肩背沈重而痛 , 遇陰雨寒冷則加重 , 可用「美活勝濕湯」或「當歸拈痛湯」怯風除寒 , 、通絡止痛。

3.偏於血瘀型:特徵為痛有定處、氣血瘀滯 , 稍有碰撞即疼痛 , 選用驗方之「地龍湯」活血化瘀通絡。

4.偏於氣血兩虛型:久病導致氣血兩虛 , 肌肉萎縮 , 關節變形 , 肩部時痛時止 , 可用「黃耆五物湯」或「十全大補湯」加何首烏、枸杞子來益氣、補血、通絡 , 有明顯的效果。

理筋手法:
1.理筋手法:以滾、揉、唸法為主。
2.分筋手法:尋找經絡 , 解除沾黏。
3.疏筋手法:以持、推拿拍擊以舒筋活血。
4.讓患者熱敷或浸泡熱水。

針灸療法:
1.用針灸為主要療法時 , 應配合理筋手法或復健方法增強療效。
2.臨床上「上病下治」以採取平衡為原則 , 療效顯著。
3.符合針灸治療原則時快則三至五次即痊癒 ' 慢則約十次 , 皆有一定的療放。
4.利用耳朵埋針刺激 , 能達到預期的效果。
5.利用按摩法在痛處對側手背之合谷、液門、陽池等穴及手肘部之手三里穴 , 給予強刺激 , 用力揉捏有顯著減輕效果。

我常說預防勝於治療 , 五十肩也是如此。方法包括:

1.肩部適度運動 , 加強屑一部活動功能 , 以增強局部抗病力。

2.避免肩部外傷。

3.注意肩部的保溫 , 不可長期暴露於寒風與冷氣下。

4.避免過度使力與提重物。

5.婦女應多攝取鈣質如牛奶等食品 , 以防止關節退化。


讓痛風不再發作

        「痛風」這個名詞在漢代張仲景先生所著〈傷寒論〉及《金匱要略》書中巾均無收載 , 可能那時人們生活簡素 , 沒有此種疾病。直到元代末朱丹溪所著之〈格致餘論〉 才有「痛風」名稱。

「痛風」中醫俗稱「痛痺」或「痺痛」 , 又名「賊風」或「歷節」或「 h 虎的」。此時之痛風可能包括痛風、風濕關節炎 ; 如疼痛劇烈者即似現代醫學的「痛風」蛇。

痛風之病因 , 為七情內傷、風、寒、濕邪人侵以外 , 也常伴隨著肥胖航、帆州尿病、高血壓、冠心病等病發生 , 目前國內罹息此症的人已有逐漸增加的趨勢。常見於中老年人 , 但任何年齡皆可發生 , 且男性思者比例較女性高。

主要是尿酸代謝異常

 

痛風是由於尿酸代謝發生障礙所引起。尿酸是核酸代謝的正常產物 , 高尿酸血症導因於以尿酸製造過多或排泄不夠 , 或經常食用含有高普林食物也可能為其誘因。

大多數高尿酸血症的病人 , 體內會出現超飽和溶液形態的尿酸鹽 , 導致關節出現晶體沈澱 , 即為急性發作期 , 經過數年之後 , 各組織也會沉積尿酸 , 進而導致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和痛風石。

急性捕風性關節炎發生時通常未見前兆症 , 或因穿鞋太緊輕微受傷、食物或酒精攝取過多、經常使用膜島素或利尿劑治療等因素而引起。

急 性痛風性關節痛常在半夜發作 , 因而無法成眠 , 甚至從睡夢中痛醒。症狀先是發熱、惡冷、心跳加速、白血球急遞增多、患處腫脹而且按壓持會痛得很厲害 , 皮膚繃緊、發熱、發亮 , 或暗紫色 , 以拇趾的照趾關節最容易被侵犯 , 但甜、躁、膝、腕與肘等處也會發生。

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病之初 , 可能僅有一個關節受害 , 而後發病即多處關節同時受害。隨著發病次數的頻繁 , 痊癒的周期也就愈長。

臨床上 , 針灸對於痛風之止痛有一定的療效仿可視其症狀的發作部位 , 針刺紅腫熱痛處的前後、左右的輸穴 , 使痠麻到達疼痛之病所。

通 常 , 若痛處侵犯足一部之大拇趾 ' 可針刺肝經的中都、曲泉、太衝、行間等穴 , 再針刺脾經三陰交、陰俊泉、太白、公孫等穴 , 並且於隱白及大都兩穴放血 , 或於患部附近約五分處給予揚刺 , 或用電針治療 , 即能疏導病仕的氣血阻滯 , 而達到止痛的目的。

 


常溫灸水道、足三里、三陰交

慢 性痛風則因高尿酸血症治療不當 , 或因近幾年當中發病多次 , 而造成關節永久性變形。如果手腳關節多處被侵犯 , 會阻礙正常的運動 ; 若尿酸沉積在關節軟骨和其他軟組織中 ,則會出現痛風石。這些都是因尿酸沉積 , 且在其間財會發炎 , 最常見於肌健和表淺滑液囊。

治療慢性痛風必須經常溫灸水道、足三里、一 ..陰交三大主要穴 ; 同時兼服田三七、西紅花、西洋參、防風、憲政仁各等分之藥粉。日服三次 , 早晚溫服 ; 曾有許多病患選用此法及此方後未見再發作 , 理當視其為調理的最佳方法。

痛風雖然不至於造成生命上的威脅 , 但對日常生活卻會造成極大的不便。如何預防其發作或改苦體質 , 不僅是醫生們努力的目標 , 同時也是患者們殷切盼望的。

 

須戒菸酒並少吃高普林飲食

 

此症以「調和氣血」 , 使經服流通、緩和精神過度緊張為治病原則。對於體格良好 , 實證體質 , 經常口渴的痛風愚者 , 長期服用大柴胡湯可明顯改善體質 ; 對於普通體質的痛風患      者經常服用當歸拈痛湯加田三七、川草靜也有一良好的抑制作用。

防治痛風的要件是:
1.盡早控制急性發作 , 防止復發。
2.改善高尿酸血症 , 使其恢復正常。
3.日抑制尿酸結石的形成及對腎功能的損害。

為 了達到上述目標 , 除妥善應用藥物治療之外 , 還得注意飲食的調節。尤其對於動物性的肝、心、腎、腦、魚卵及植物性的扁豆、冬筍、被菜等含有高普林 , 及較多難溶性草酸鈣的食物不宜多旦旦攝取。除此之外 , 更應嚴格的戒酒、避免精神過度緊張。相信痛風病可逐步好轉甚至達到治癒的目標。

 

2009-12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