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保健專欄 疾病認知專欄 惱人的~濕疹

 

中醫治療濕疹

濕疹是台灣相當常見的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,夏秋之際常見。在臨床症狀來說,急性階段皮膚以丘疱疹為主,並有紅斑、腫脹、滲出、糜爛、結痂等,易於復發及慢性化。

在 中醫學的認為,濕疹的成因相當複雜。內在因素常因稟賦薄弱,正氣不足,陰血虧虛,脾胃失健;外因與感受風濕熱毒及飲食不節為主。其病位主要在於肌膚經絡。 病機關鍵是風濕熱毒,浸淫肌膚。病理性質在急性期以邪實為主,慢性期則多屬虛實間挾。從本症的臨床表現和特點,中醫將其歸入“浸淫瘡”、“濕疹”、“奶 癬”等病症範疇,在治法上多以清熱利濕、袪風解毒為主。

急 性發作,丘疹散佈全身,劇烈搔癢感,見舌質紅、舌苔白膩,脈滑數,屬風濕熱蘊証,方藥以消風散加減,皮膚紅斑明顯,加水牛角片、赤芍、生地、牡丹皮以清熱 利濕;皮膚潮紅,輕度腫脹,滲液流津,口渴、心煩,舌紅、苔黃膩、脈弦滑,屬溼熱浸淫証,方藥以龍膽瀉肝湯加減;皮疹淡紅、瘙癢、滲出不多,有脫屑,結 痂,口乾,疲勞乏力,舌淡紅,苔白膩,脈細數,屬陰虛挾濕証,方藥以除濕胃苓湯加減,見脫屑、結痂較多、皮膚增粗,加當歸、赤芍、桃仁以活血化瘀。分証治 療,一般都能精確的調理到個別體質不足之處,進而根除容易濕疹的體質。

穴 位按壓刺激也能幫助緩解急性發作時的搔癢不適,選合谷、曲池、血海穴每日按壓三至四次,每次五至十分鐘,按壓力道以穴位有酸感為止。飲食上可用綠豆、薏苡 仁、山藥煮湯,每日飲用,有相當好的清熱解毒作用,並要忌食甘肥油膩、魚蝦蟹等海產,菇類食品也應酌量慎食。注意氣溫變化,避免寒涼刺激、防止感受風寒之 邪而引起發病;皮膚的清潔衛生及保持乾燥亦要特別注意。

2012-11-26